❕️❕️❕️
正式发布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
网红“labubu”文物数字藏品
将正式发布
日前,由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和洛阳博物馆合办的“瞻彼洛矣”特展中,一件来自3000年前西周的青铜当卢作为顶流展品,因其萌趣可爱的形象酷似热门潮玩IP拉布布,一亮相就引发广泛关注。这件撞脸“labubu”的铜当卢文物数字藏品,将于7月16日在“花藏”数字平台正式发售,考古爱好者可实现永久性个人收藏、随时深度鉴赏。
展开剩余65%这件铜当卢文物现藏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在西周时期的车马文化中,当卢堪称战马界的奢侈品。作为套在马额头中央的青铜装饰构件,它既是保护马匹额头的防护装备,更是彰显马主人身份地位的身份标识,是等级制度的视觉符号
当卢面部两个凸起的圆点形似双眼,圆圆的脸盘与微微上翘的长耳朵,活脱脱是拉布布的青铜版Q萌造型,简直是一场文物与潮玩的跨时空联动。其实当卢的造型并非随意为之,西周时期,当卢面部纹饰(如双眼、兽面)本就承载着驱邪纳福的礼制寓意。所谓萌态,实则是工匠对兽面纹的简化和美化表达,这本身就是艺术风格的演变。
这款网红铜当卢数字藏品,通过3D技术以及创新设计还其原貌,收藏者可以近距离、多维度观赏,通过放大可肉眼捕捉文物细节,通过区块链平台展示藏品,与全球藏家交流鉴赏心得,形成文化社群。
相较于当下的博物馆、网页浏览、线下展览等传统参观方式,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发掘文物与数字藏品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不仅让文物有了新的表达形式,也让文物在元宇宙世界中有了数字分身。
考古爱好者通过收藏“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片段”,建立与传统文化的精神联结,使独一无二的珍贵文物实现永久性存续,形成传统与未来对话的新文化产品。文物与数字藏品的融合,不仅延长了文物的“生命”,形成绿色可持续的文物保护形式,激活文物永久生命力,更激活了文化传承基因,实现文物时间与空间的广泛传播,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专业配资门户,配资合作网,756金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