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实习生 王皓正 报道
8月11日晚间,北大医药(000788)发布公告,为市场带来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
公告称,公司总办会经研究、评估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医医药”)的经营现状,认为北医医药近年来的主营业务长期高度依赖于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在2025年5月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终止业务合作后,自2025年6月以来主营业务已基本中止,其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事项进入交接收尾阶段。
记者注意到,这一变动,或将对北大医药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北医医药长期以来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提供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特殊药品除外)、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采购、物流与配送等项目服务,且是唯一提供商。
回看历史公告,早在2014年8月曾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签订服务协议,同年11月,北医医药还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签署长期服务协议,有效期至2017年底。到了2022年4月,双方再次签订为期三年的合作合同。然而,2024年11月,北大医药接到通知,合同到期后相关业务将改为招标采购,尽管北医医药受邀参与招标,但最终双方还是决定终止合作。2025年4月,经医院与北医医药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在2025年5月的长期服务合同到期后终止业务合作。
目前,自2025年6月以来,北医医药主营业务已基本中止,业务合作进入交接收尾阶段。由于始终未能寻找到同类型业务,北医医药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人员分流、企业转型的风险。
北大医药在公告中明确指出,该事项预计将导致公司自2025年6月起至2025年年末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这一数字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9.13%;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8.99%。而自2026年起,公司可能面临营业收入减少约10.27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9.85%;净利润减少约6869万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9.78%(以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为基础预计)。如此大规模的营收和利润下滑,无疑给北大医药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
回顾北大医药近年来的业绩情况,根据其发布的财报,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资产总计22.91亿元,营业总收入20.60亿元,净利润1.38亿元 。如今合作终止事件的冲击,让公司未来业绩充满不确定性。
据8月8日北大医药的一份公告显示,公司已启动名称变更工作。公告指出,北大医药分别于2022年12月、2024年12月经历两轮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北京大学现已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与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公司实际控制人现为徐晰人。鉴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已发生变更,为明确上市公司目前的控股关系,同时根据公司经营及业务发展需要,拟逐步完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名称变更工作,以逐步实现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去北大化”。
面对北医医药可能关停并转的困境,北大医药表示正在努力探索转型新方向。公司也将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弥补因合作终止导致的收入和利润减少,维护投资者利益。
配资专业配资门户,配资合作网,756金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