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绘了唐代驿卒从川蜀(四川)给杨贵妃送荔枝的场景。
翻开历史长卷可以发现,在唐代,荔枝主要分布在川蜀和岭南(广东、广西一带);到宋代,福建开始盛产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绘了唐代驿卒从川蜀(四川)给杨贵妃送荔枝的场景。
翻开历史长卷可以发现,在唐代,荔枝主要分布在川蜀和岭南(广东、广西一带);到宋代,福建开始盛产荔枝。
如今,除了泸州合江县还大量出产荔枝外,四川其他地区出产的荔枝已经不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揭秘“一骑红尘妃子笑”背后的农业迁移吧
荔枝的“家乡” 到底在哪里
在古代,荔枝被称为“离支(枝)”,因为采摘时,需要用刀斧连带着树枝一起劙(lí)掉。
荔枝是一种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有妃子笑、紫娘喜、状元红等200多个品种。它的生长很“挑”气候——高温高湿的环境利于其生长,低于零下4摄氏度时就会被冻死。中国荔枝主要产地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而四川是中国荔枝生长的最北缘。
古籍记载:“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甜美的荔枝,修建了一条从涪(fú)州(现重庆涪陵)直通长安(现陕西西安)的官道,专门运输荔枝。
唐代诗人张籍在《成都曲》写道:“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诗中的锦江在四川省,流经成都市。这也说明唐代时四川种有大片荔枝林。
〇不同历史时期,四川省内荔枝分布示意图 (绘图 | 周游)
其实,近5000年来,中国经历了多个暖期和冷期,当气候出现阶段性波动时,对荔枝种植地分布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影响最大的当属荔枝分布最北缘的四川。
从中国近5000年气温变化示意图中可以看到,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处于一个比较温暖的时期,此时荔枝分布主要在川蜀和岭南两地。四川荔枝种植范围比较广,在北纬30度以南的成都、宜宾、泸州、乐山、雅安、万县、涪陵等地河谷地带都有种植,其中以北纬30度的宜宾、泸州、乐山、涪陵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尤以宜宾和泸州最负盛名,故有“蜀中之品,在唐为盛”的说法。
〇中国近 5000 年气温变化示意图
(制图 | 王美丽 数据来源 |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而唐代之后,随着气候变冷,川蜀荔枝种植逐渐萎缩,福建荔枝开始“崛起”。北宋时期,四川的荔枝只能生长在成都以南的眉山和乐山附近。到了南宋,眉山已不产荔枝,只有在沿长江一带的宜宾和泸州才能种植。陆游曾说道:“盖眉之彭山县已无荔枝矣,况成都乎!”
如今,川蜀荔枝仅分布在北纬29度以南的极少地区了。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对荔枝分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赵青云
运营编辑|赵青云 张欣瑶(实习)
质量审核 | 王维嘉 李雅欣
图文来源 |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一骑红尘妃子笑”背后的农业迁移》,撰文/ 王美丽(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审核/ 史晓雷(湖南农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原文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现订购2025年
定价360元
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
配资专业配资门户,配资合作网,756金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