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就像“土壤”长错了地方——本该在子宫内的内膜组织,却“跑”到了子宫外。其中,膀胱和输尿管是尿路中最易“遭殃”的部位。
一、当内膜“迷路”到尿路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每月脱落形成月经。但当它们通过经血逆流、淋巴或血液“迁徙”到膀胱或输尿管时,就会形成异位病灶。盆腔解剖结构如子宫前倾、乙状结肠的“庇护”,可能让这些“迷路”的内膜更容易扎根生长。
二、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
- 膀胱受累:最典型的是尿痛,尤其在经期加重,还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少数人会出现血尿。如果突然出现类似尿路感染的症状,用抗生素却不见好,就要警惕了。
- 输尿管受累:约一半患者可能无症状,但严重时会出现腰部绞痛、血尿,甚至因肾积水导致肾功能损伤。有些患者可能因不明原因或肾衰竭就医时才被发现。
三、如何揪出“捣乱分子”
- 初步筛查:医生会询问症状(如疼痛与月经的关系)、做尿常规排除感染,再通过超声查看膀胱和输尿管是否有结节或积水。
- 精准诊断:膀胱镜检查能直接看到膀胱内的蓝色或紫色病灶,并取组织活检;CT或MRI可帮助判断输尿管病变范围,尤其是合并肾积水时。
四、科学应对有策略
- 药物先行:无症状或轻症患者可先尝试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通过抑制月经来缓解症状。但需长期服用,直到绝经或计划怀孕。
- 手术干预:若药物无效、病灶较大或已造成肾积水,需手术切除病灶。腹腔镜是常用方式,若病变靠近输尿管开口,可能需要重新“嫁接”输尿管(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术后需注意护理,降低膀胱阴道瘘等并发症风险。
五、特别提醒
医源性因素(如剖宫产)也可能导致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手术瘢痕处的孤立病灶。孕期因盆腔充血,一般不建议手术。若出现持续尿痛、血尿或腰痛,尤其是已知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有任何健康问题可以扫码联系小助理↓
别忘了点
哦!
配资专业配资门户,配资合作网,756金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