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机场线和五象火车站这俩“规划巨星”,听上去像是一出“世纪联动”的大戏,结果剧情发展硬是让人一头雾水。
官方一句话:“未直接连接。”
就这么干脆利落,把本该无缝衔接的两大交通枢纽拆成了“远程联络”。
网友们的心情?
别提了,直接从“有点期待”跳到“无语凝噎”。
还是得从头说起,2017年,机场线的名字刚冒出来,全南宁的脑补画面都差不多:从吴圩机场一路飞奔到火车东站,15个站点,46.5公里,各种高大上的未来感。
结果?
几年后出来的新版本,直接把长度砍了一半,剩下22.8公里,还砍到了5个站点。
更离谱的,火车东站都没了,北端终点变成了玉洞站。
网友懵了:这到底是“高铁线”还是“地铁玩具线”?
再看五象火车站,地位是有的,文件里一个比一个吹得响,但到了现实中,这站点连个影都没见着。
官方倒也实诚:“正在推进前期研究。”
这话说得有多轻松,网友听得就有多扎心。
你说这年头,谁家交通枢纽研究个八百年还能研究成“纸上谈兵”?
就算这样,大家还是抱了点希望,想着机场线和五象火车站这俩“流量担当”能不能好好联动一下。
结果官方掏出来个“飞龙路站换乘方案”,让人彻底失望。
意思是说,机场线的乘客要跑到飞龙路站换地铁4号线,再坐五站才能到五象火车站。
问题来了,这换乘逻辑,是认真的吗?
旅客拖着行李箱,满脑子想着赶时间,结果你告诉人家:“别急,先绕一圈再说。”
这操作,神仙都得懵。
可问题真是“换乘”这么简单?
机场线规划了八年,还是停在“可行性研究”上,五象火车站更是连块地都没动过。
你把这俩项目丢一块儿,别说联动了,凑个面都困难。
再看看官方的回复,字里行间全是“正在推进”“研究中”“未来可期”。
说白了,就是“别催,慢慢等”。
要不说网友是真有耐心,2024年开工的机场线规划,2027年通车的承诺,听了多少次,信了多少回,结果每次都能被现实啪啪打脸。
五象火车站呢?
更别提,连个大体时间表都没有,别说开工,能不能“准生”都是个问题。
至于为啥迟迟不开工?
别问,问就是钱。
轨道交通建设的成本堪比烧金子,机场线和五象火车站这种“高配选手”,预算自然是个天文数字。
再加上南宁财政压力一直不小,谁来买单?
没人敢拍板。
可你真以为资金是唯一的锅?
恐怕还得加上一点“执行力不足”。
机场线从“天花板规划”一路沦为“地板线”,五象火车站从“未来枢纽”变成“画中楼”,这背后折射的,恐怕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规划和执行之间的双重拉扯。
不过,这俩项目真的就凉了吗?
未必。
要知道,南宁的野心可不是盖的。
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竞争力,这些大目标全靠机场线和五象火车站支撑。
说白了,这俩项目早晚得动,只不过动起来的时间,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久。
网友倒是看穿了一切:“机场线和五象火车站的联动,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个耐心问题。”
要是规划和执行再磨磨唧唧,指不定还得等上十年八年。
到那时候,联动啥的就别想了,能不能开通都悬。
最后问一句:机场线和五象火车站到底谁能先开工?
或者说,这俩“远距离恋爱”,有一天会不会直接“分手”?
配资专业配资门户,配资合作网,756金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