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图片
现代社会,饮食不节、久坐少动、情志不畅成了多数人的生活常态,由此引发的 “瘀”“湿”“痰” 问题愈发普遍。这些病理产物在体内盘踞不去,若停滞于肝脏,便形成肝囊肿;壅阻于肾脏,易生肾囊肿;瘀滞于胞宫,则诱发卵巢囊肿。三者看似病位不同,实则根源相通 —— 皆因气血运行不畅,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瘀血、痰湿相互搏结,日久聚而成囊。
肝囊肿的形成,多与肝郁气滞相关。长期情绪压抑、易怒,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血行受阻,进而滋生瘀血;肝气失于疏泄,又会影响脾胃运化,使水湿内停,痰湿与瘀血胶结于肝,便形成囊肿。肾囊肿则与肾虚、瘀浊有关,肾阳不足则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肾气亏虚则推动无力,瘀血内蕴,湿与瘀在肾中积聚,逐渐形成囊性包块。卵巢囊肿的发生,常与气滞血瘀、痰湿下注相关,女子以血为本,若情志不舒、经期受寒,易致气血瘀滞于胞宫;或饮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生,流注下焦,与瘀血相结,日久成囊。可见,无论何种囊肿,“瘀”“湿”“痰” 互结都是核心病机,这也为 “异病同治” 提供了依据。
古籍中对这类病症早有论述。《灵枢・百病始生》曰:“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明确指出瘀血与津液代谢失常是积聚(包括囊肿)形成的关键。《景岳全书》亦云:“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说明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囊肿发生的内在基础。这些论述为后世治疗囊肿提供了重要指导,即既要攻逐瘀、湿、痰等实邪,又要兼顾扶助正气,避免攻邪太过而伤正。
基于此,针对体实者的囊肿问题,我有一张截断方,由桃仁 15 克、水蛭 12 克、大黄 15~30 克、土鳖虫 10 克、牵牛子 15 克、楮实子 15 克、红花子 15 克、三棱 6 克、莪术 9 克、刘寄奴 30 克组成。体虚、心功能差、胃弱及阴虚者禁用此方,其药性峻猛,误用恐伤正气,引发心悸、呕吐等严重危象。经验不足的医生不建议用此方。千千万万!
用药方法: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中,加 800 毫升清水浸泡 1 小时,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 40 分钟,滤出药液约 300 毫升;再加 500 毫升清水,继续煎煮 30 分钟,滤出药液约 200 毫升。将两次药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 1 剂。需注意,大黄的用量需根据体质调整:体壮实、瘀滞重者可用 30 克,体质中等者用 20 克,若服药后出现每日腹泻超过 3 次的情况,应适当减少大黄用量,以免损伤脾胃。
方解:此方以攻逐瘀、湿、痰为核心,兼顾扶助正气,共起破瘀消囊、截断病变之效。
桃仁、水蛭、土鳖虫、大黄四药,取自《伤寒论》“抵挡汤” 之意,是破血逐瘀的主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能疏通血脉之瘀;水蛭咸苦性平,功专破血逐瘀,其力峻猛,善消深部瘀血;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能化久瘀老血;大黄苦寒沉降,既善泻下通腑,使瘀血从肠道而出,又能活血逐瘀,助瘀浊消散。四药合力,直击囊肿的瘀血核心,为 “破” 的关键。牵牛子苦寒降泄,既能逐水湿、通二便,又能消积滞,助体内痰湿从下焦而出,与逐瘀药配合,使瘀与湿同消;红花子活血通络,增强瘀血消散之力;三棱、莪术性猛善走,既能破血逐瘀,又能行气止痛,气行则血行,助瘀血消散;刘寄奴苦温通利,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且能助水湿代谢,进一步增强逐瘀祛湿之效。这些药物共同作用,强化 “攻” 的力量,针对痰湿与瘀血互结的病机。楮实子甘寒,既能补肾益精,又能利水消肿,在攻邪的同时兼顾补肾,防逐瘀太过伤肾;方中看情况加白蔻仁避免苦寒药物损伤脾胃运化功能;看情况加黄芪、党参大枣、甘草等加强扶正之效,使攻邪而不伤正,体现 “攻补兼施” 的思路。全方配伍严谨,既以桃仁、水蛭等药强力破瘀,牵牛子、刘寄奴等药逐湿消痰,使瘀散、湿除、痰消,囊肿自然逐渐消散。
需特别强调的是,此方药性峻猛,仅适用于体质壮实者 —— 即平时无明显乏力、气短、食少、便溏等气虚或脾虚症状,且囊肿属实证、瘀滞重者。若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服用后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腹泻不止等不适,反而损伤正气,加重病情。
中医治病讲究 “千人千方”,囊肿的大小、位置、患者的年龄、体质、伴随症状等各不相同,用药需灵活调整。比如,肝囊肿患者若肝郁明显,可加柴胡、郁金;肾囊肿患者若肾虚症状突出,可加枸杞子、菟丝子;卵巢囊肿患者若痰湿偏重,可加茯苓、苍术。因此,务必在专业医师面诊后,根据具体病情辨证用药,切勿自行服用。若服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总之,这剂囊肿截断方针对 “瘀”“湿”“痰” 互结的核心病机,为体实者提供了一种消囊思路,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囊肿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辨证施治,才能真正实现 “截断病势、消散囊肿” 的目标。
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公众号留言,我为你专业分析
亲爱的各位网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
在交流中,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不知如何应对,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存在健康困惑。
现向大家说明: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为大家做辩证分析。
但因网络交流限制,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望理解。
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树立正确健康观念。
本文内容原创,如有转载请标明 “转自中医罗华昌公众号”,侵权必究。最后,希望朋友们再关注《杏仁弘道》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两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专业配资门户,配资合作网,756金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